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务思政 党建动态 正文

以父母心 育时代才(五)|未应磨染是初心

作者:霍郁静时间:2021-09-14点击数: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就是教学七十年的教师——叶嘉莹

01

# 人物介绍 #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和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七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02

# 先进事迹 #

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她辗转多国但始终情牵华夏,多年来坚持自费回国讲学

03

# 感动瞬间 #

#不曾忘却的初心#

很多人都知道,叶嘉莹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的身份,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她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但浮和沉,名与利,都不是她追求的东西。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年轻人开一扇门将美好的吟诵传承下去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大户人家,这是一个军阀混战、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北平沦陷,叶嘉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1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已在加拿大教书多年的叶嘉莹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回国教书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教学,不久,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

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2013年,因年老不能再越洋奔波,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以此生,许诗学#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叶嘉莹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开,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嘉莹生活的全部,尤其现在当她孑然一身迈入老年,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来,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我要把即将失传的吟诵传给下一代#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嘉莹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她以己之力传承中国诗词

卅载光阴弹指过

未应磨染是初心。”

是她对诗学的承诺

“一生多艰,是诗词救了她。”

是对她一生的概括

而她,也用诗词感化了我们。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地址:中国河南南阳市长江路80号

        电话:0377-62073916


  • 微信公众号:外语映像